距离2019年高考考试还有不到40天,最后一圈的冲刺铃声马上拉响。
2019年高考考试如何考?持续推进的高考考试改革今年又有什么新动向?备战高考考试的重点节点,考生该格外小心什么?教育部近日颁布《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公告》和《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其中透露的权威信息,成为大伙解析2019年新高考考试改革、命题趋势、招生政策的要紧依据。尤其是第三批新高考考试改革试点省份到底怎么样考,今年高考考试命题的原则及导向,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区域学生专项计划推行进入第八个年头,体现教育公平的打折政策怎么样惠及更多出色贫寒学子,针对这类热门问题,记者综合教育部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政策信息,邀请专家予以权威解析。 新高考考试改革:第三批试点将陆续启动,具体手段将健全 近日,有消息称辽宁将试行3+1+2的普通高考考试新模式,新模式下,语文、数学、英语3门仍作为必考科目;物理、历史作为选考科目,考生可任意选择其中1门;2即指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随后辽宁教育厅于4月19日回话此事时表示,该信息存在失实和极易引起学生误解的内容,未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核。该省高考考试综合改革工作,已经完成了调查、策略起草、广泛征求建议、会议审议等每个环节,拟于日前正式印发。 这次关于高考考试改革的消息,又一次引发了大伙的关注和议论。 截至现在,第二批进入试点改革的京、津、鲁、琼四省份已公布了各自的高考考试综合改革策略。第三批进入改革的八个省份,正在加大改革协同,结合当地实质科学制定策略,在科目选择、高考考试和学考协同、分数转换等方面进行探索。 教育部需要各地准时研究解决高考考试改革过程中遇见的新状况、新问题,积极借鉴试点经验,健全具体举措,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考生关注 新高考考试改革试点以来,收到什么成效,遇见什么新问题?下面推行新高考考试的省份,改革政策会有什么一同点? ●专家解答 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胡向东: 通过推行学业水平考试考哪几科6选3的选考规范,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实行外语一年两考,取消文理分科等手段,新高考考试减轻学生一考定录取的重压,提升了考生基础素养、综合能力。有调查表明,浙江、上海学生的文理交叉率分别达到了78%和80%。第一批试点改革省市为高考考试改革探索了路径,达到了改革预期。尤其是综合评价录取模式的探索,打破了一考定录取的旧有模式,扩大了高校和考生的自主权、选择权,对中学和高校的教学都产生了正向的影响。 但,选科走班带来的师资、教学设施方面的不足;学业水平考试时间怎么样安排,以更好地与高中教学相契合;选科科目的合格考应与等级考分卷考试,以保证应有些区别度;省级招生部门和高校怎么样引导选考、怎么样提出选科需要以保证物理等应选科目的选考率等问题,也在改革探索中产生。这类问题主如果因为现有些教学条件和改革准备不充分导致的,也反映出改革的办法和手段还需继续调整健全。伴随加强投入、调整管理模式和办法等手段,不少问题正在得以解决。 高考考试改革是一项系统性最强、影响面极广的事业,愈加公平和愈加科学的高考考试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借鉴以往试点经验、健全具体举措是改革试点省份的一同做法。 命题趋势 降低死记硬背常识性考查,鼓励解决实质问题 从哲学角度剖析中医的医治方法;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由来和传播;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收购这类2018年的高考考试考试试题,曾让不少人对今天的高考考试乃至考试有了不同的认识和感受。 教育部提出,2019年高考考试命题要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需要,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降低单纯死记硬背的常识性考查,推进学生重点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教学和考试中的落地落实,帮助高中育人方法改革。 事实上,指挥棒的调整已在此前各科高考考试试题中有所体现。
2018年,高考考试三套全国卷着重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分别选取一则启事初稿或信件片段,需要考生找出不合书面语体词汇使用方法不对的地方并修改,考试试题提供的语言表达交流材料都与生活密切有关。 此前,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曾撰文阐释高考考试命题新趋势试题中应包括肯定比率的基础性考试试题,引导学生打牢常识基础;考试试题之间、考试知识点之间、学科之间相互关联,交织成网,对学生素质进行全方位考查;用贴近年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质,关心平时生活、生产活动中蕴含的实质问题。 ●考生关注 2019年高考考试命题趋势有什么具体指向?怎么样有针对性地做最后的备考? ●一线教师解答 北京特级教师陈维贤: 大伙对新高考考试的关注主要集中在选考科目组合等方面,却较少关注高考考试内容与考查方法。高考考试改革不止是考试考哪几科、选考方法、录取体制的改革,更关键的是考试内容和考查方法的改革。只有转变考试内容才能真正达成以高考考试引导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重点能力的提升。
2015年以来,高考考试语文考试试题常识性内容愈加少了,成语、名句、文化知识等都愈加看重在情境中判断考查。这是高考考试命题将从常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素养立意的进步势必。 对考生而言,复习备考更应该看重学科素养的提升、思维能力的提高与从答卷到解决问题的转变。考生应该摒弃答卷模板和模式化、套路化答卷方法,掌握围绕考试知识点、梳理考试知识点,练习重点能力和思维办法,拓展思路,提升科学素养。假如没转变观念,依旧使用大量背诵的方法,是非常难提升成绩的。 公平招生 继续推行专项计划,帮助出色农村娃崭露头角 现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95所高校大多数已经公布了2019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并同意报名。 今年,中国农业大学高校专项计划全部为理科计划,招收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农业工程类等30余个专业类别。陕西师范大学则招收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等十余个专业。两校高校专项计划均高于该校本科招生规模2%。 教育部表示,将继续推行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区域学生专项计划,同时严格推行地区、考试报名条件和资格审核,健全招生方法。 据悉,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与地方专项计划三个专项,构成了目前国内重点大学面向农村和贫困区域学生倾斜招生的公平性政策体系。 自2012年启动以来,国家专项计划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已由刚开始的安排招生计划10000名增长至2017年的63000名。截至2017年,通过国家、地方、高校3个专项计划的推行,重点高校共招收农村和贫困区域学生10万人,较2016年增加8500人,增长9.3%。 ●考生关注 今年,针对农村和偏远区域考生的专项招生计划是不是有变化?农村考生该怎么样考试报名? ●招办主任解答 陕西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辛向仁: 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为拓宽农村学生就读重点高校的升学途径,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今年继续推行面向贫困区域的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与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区域农村学生的高校专项计划。陕西师范大学国家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计划招生400人左右。其中,高校专项计划招收符合需要的品学兼优农村学生,安排的专业种类多样,涵盖了国家公费师范生、新工科、综合型等专业,均为社会经济进步急切需要的专业。 今年,针对农村和偏远区域考生的招生整体上没变化,但每个高校对具体招生专业介绍、招生人数进行了微调,大伙可以翻看各校招生计划,登录全国统一的阳光高考考试平台查看简章详细情况。符合条件的考生需向意向学校递交申报材料,通过学校资料审核后,确定是不是具备考试报名资格。具备填报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资格的考生,需要仔细阅读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考试报名指南,在高考考试志愿填报时,在对应批次填写意向高校。